图文信息
赞比亚政府部分官员被指为血檀垄断贸易卡特尔的组成部分
来源:woodgeographic木材地理2019-12-09
环境调查署(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Agency,EIA)2019年12月5日发布调查报告《血檀垄断贸易卡特尔是如何劫掠赞比亚森林的》MUKULA KARTEL,HOW TIMBER TRAFFICKING NETWORKS PLUNDER ZAMBIAN FORESTS,其中指出了赞比亚部分政企人员是如何掌控并操作血檀(Mukula)等红木类木材(rosewood)的交易,并因此给该国的森林和地方社群所带来的损害。
环境调查署的本份报告
尽管在赞比亚存在相关贸易禁令,但据环境调查署(EIA)保守估计,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的期间,平均每月有多大50条40英尺集装箱货柜的血檀从该国流出,这个数据大约等于每月2 000立方米血檀木材的交易量。调查表明,在此项贸易上,每年用于行贿及其他非正常的支付多达7 500万美元,涉及到的赞比亚核心政要及亲属和企业有总统埃德加·伦古(President Edgar Lungu)和他的女儿塔希拉·伦古(Tasila Lungu)、司法部长吉文·卢宾达(Given Lubinda,Minister of Justice),国土资源部长简·卡帕塔(Jean Kapata,Minister of Lands and Natural Resources),恩库拉·卡富拉·姆松古二世酋长(Senior Chief Nkula Kafula Musungu II)和赞比亚林产工业有限公司(Zambia Forestry and Forest Industries Corporation Limited ,ZAFFICO)。其中有例证的案例是中国贸易商以40 000美元的贿金通过“捐赠”等形式换取出口许可。
赞比亚现任总统埃德加·伦古
本份报告中的部分图片
环境调查署(EIA)森林项目负责人莉莎·汉迪(Lisa Handy)指出,虽然血檀(Mukula)最近刚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列入了其附录II进行交易方面的管制(自2019年11月26日开始),然而,原产地国家的这类实质性控制贸易的操盘手仍有可能会滥用这一公约所赋予的权利,从而使保护这一严重受威胁物种的前景变得不明朗;终端消费国对于这类贸易中的非法行为的态度将会对履约产生重要影响。
环境调查署(EIA)敦促赞比亚等血檀原产地国家应履行CITES公约,切实做好非致危性判定(Non-Detriment Finding,NDF)和合法来源判定(Legal Acquisition Finding,LAF)的工作,并将这些信息向公众开放。
赞比亚当局每年因木材贸易中的管理不当损失税收320万美元。据估计,每年赞比亚红木贸易中存在行贿金额多达170万美元。2016年,赞比亚公布的红木出口量为3 000立方米,价值90万美元,而中国记录的进口自赞比亚木材则多达61 000立方米,价值8 700万美元,大多数来自血檀(Mukula),但中国海关不认为血檀为红木类木材(原文为Rosewood,于中国国家标准《红木》Hongmu 有所差别)。